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跑者齐聚一堂,共同挑战42.195公里的极限征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莱盖塞以2小时05分38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打破赛会纪录;女子组冠军则由肯尼亚选手佩雷斯·杰普契奇尔以2小时18分22秒摘得,同样刷新了赛事最佳成绩。
赛事盛况:万人齐跑,彰显体育精神
清晨6时30分,随着发令枪响,参赛选手如潮水般涌过起点线,本届赛事路线延续经典,从天安门广场出发,途经西长安街、昆玉河、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地标,最终抵达终点奥林匹克中心区,沿途数十万市民自发为选手加油助威,志愿者和医疗团队全程保障,展现出北京作为“双奥之城”的办赛水准。
中国选手表现亮眼,李子成以2小时10分15秒获得国内男子组第一,创下个人最好成绩;女子组张德顺则以2小时25分07秒位居亚洲选手首位,赛后采访中金年会体育app,李子成表示:“主场作战感受到巨大支持,未来将全力冲击世界级赛事领奖台。”
科技赋能:智慧马拉松成亮点
本届赛事首次全面启用“数字孪生”技术,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选手定位、心率等数据,保障安全的同时为观众提供沉浸式观赛体验,组委会还推出AI配速助手,帮助业余跑者科学调整节奏,来自上海的参赛者王女士称赞道:“智能手环能预警体能极限,让我顺利完成首马。”
环保理念贯穿始终
为践行绿色办赛理念,赛事采用可降解号码布、电子完赛证书,并在补给站使用循环餐具,据统计,较往届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超12吨,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在颁奖仪式上特别授予组委会“可持续体育赛事”认证。
群众体育热潮涌动
除专业组外,赛事特设亲子跑、公益跑等组别,吸引逾5千人参与,残障选手李全根凭借义肢完成半程马拉松,其坚韧精神引发全场掌声,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在闭幕式上表示:“马拉松已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,未来将打造更多元化赛事体系。”
国际田联高度评价
国际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·科通过视频致辞,称赞北京赛事组织“树立了全球标杆”,据悉,2025年该赛事将升级为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,有望成为中国首个跻身顶级马拉松系列的赛事。
随着夜幕降临,奥林匹克塔亮起象征完赛的蓝色灯光,为这场体育盛宴画上圆满句号,选手们的汗水与观众的欢呼,共同书写了城市与运动交融的动人篇章,也为世界马拉松史册增添了崭新一页。